g0v.news

Connecting communities of/with civic tech 連結全球公民科技社群

Follow publication

g0v 獎助金》 技術結合關懷行動,看公民科技想為社會帶來甚麼改變

--

2018 年的 g0v 公民科技創新獎助金自 1/1 開放提案,到 1/21 收件截止前,共收到 38 件提案。提案議題涵蓋政治與公共事務、勞動權益、環境保護、社會福祉與醫療、文化與學習等領域,嘗試運用科技與開放資料,提升生活品質並深化民主價值。入圍的 11 組提案,將在 3/2 接受 7 位不同專業領域的評審決選,最終勝出的提案將獲得 30 至 50 萬元的獎助金,在半年的開發期後,將於 10/5 至 10/7 的 g0v summit 發表成果,與來自各國的公民科技開發者交流。

深耕在地與二次提案,成今年兩大亮點

今年 g0v 獎助金的一大亮點在於踴躍參與的公民團體及深耕在地的公民個人,比如長期照顧街友生活的「人生百味」提案整合社會福利資源與街友需求;提倡保育生態環境的「荒野保護協會」,以組織累積的調查資料為基礎,提案做出完整的溪流生態資訊公開平台。許多擁有程式設計能力的提案者,將自己的程式專長與對台灣的關懷結合,居住在台東的中國知名部落客佐拉,提案改善瑞穗資訊流通度,便是一例。與 2017 年春季與秋季獎助金相比,今年有更多提案與第一線實際活動的公民團體、在地公民合作,有助於提案貼近受眾需求。透過在地網絡動員公民參與,提案也可望觸及更多群眾,成功將公民科技的風潮擴散到更多元的領域。

另一個亮點則在於二次提案。去年獲得獎助金的 Goodjob 團隊,今年同樣以保障勞動權益為宗旨,再度提案且入圍;受到去年民間司改會的獲獎提案「判決書 API 計畫」啟發,一群程式開發者接續民間司改會「司法陽光網」的成果,更進一步開放司法。另有一些去年未獲獎的提案者,今年再次提案挑戰。隨著 g0v 獎助金計畫邁入第二年,越來越多公民科技開花結果,甚至成為滋養其他提案的土壤,催生更多公民科技的加值應用。

五大主題 38 件提案,公民科技遍布多元領域

g0v 獎助金的評審共 7 位,分別是 g0v 共同創辦人吳泰輝、李慕約公司共同創辦人王向榮、富邦文教基金會總幹事冷彬、貝殼放大公司共同創辦人林大涵、公共電視論壇節目《有話好說》製作人兼主持人陳信聰、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舜伶、好食機共同創辦人謝昇佑。這 7 位評審以各自的專業領域, 依據影響力、可重複使用性、可行性與完成度這四項指標,選出 11 件入圍提案,入圍的提案者將在 3/2 進入第二梯次評選。

本屆提案涵蓋的領域十分多元,未入圍的提案亦十分精采有趣,為避免遺珠之憾,本篇將所有提案按關注議題分為 5 大主題介紹,並將入圍提案加粗標示。每個提案名稱都附有網址連結,歡迎大家進入感興趣的提案頁面交流、加入協作,幫助台灣的公民科技更上一層樓。

主題一:資料開放與協作,讓全民參與公眾事務

年底的九合一大選即將到來,路邊鋪天蓋地的候選人廣告,你認得誰?想知道現任立委有好好問政嗎?這些提案幫你惡補候選人資訊,將手中的選票發揮最大的民主價值。

選舉黃頁 @ 2018

以中選會選舉資料庫網站為基礎,試著呈現所有的公職選舉資料,進一步希望透過群眾的力量去補上官方資料所不足的部分。

國會調查兵團

以影音為主的協作平台,公民可在網站上回報立委的表現資料,目前立委資料同時串接立委投票指南與公督盟第八屆立委資訊

台電30億敦親睦鄰金追追追-立委篇 (入圍提案)

建立網站揭露台電年年編列近30億的「促進電力開發協助金」濫用問題,亦追查立委關係人(配偶、助理)成立協會的資金不正義問題。

小至社區生活,大至國家政策,公共事務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提案幫助我們更全面地掌握議題與司法資訊、參與政策討論,並透過開放資料督促企業負起社會責任,做國家真正的主人。

台灣路更平 (入圍提案)

本專案透過三軸感測器記錄用路人車輛的晃動程度為體感數據,並經由社群參與及統計分析,依此推估行駛道路的(不)平坦程度

巨人的肩膀 - 跨平台影音策展工具

建立跨平台的影音編輯與策展平台,讓議題倡議者可以成為跨平台的影音策展人,相關議題的使用者也可以方便瀏覽。

都市計畫委員會會議記錄資料庫 (入圍提案)

作為全國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紀錄的單一入口網站與資料庫,有跨紀錄場次搜尋、permalink 分享、API 介接 。

里長報你知- 自己的社區自己關心

向里長或市長信箱反映意見往往耗時冗長又難以獲得回應,專案提供地理資訊為基礎的網路平台,可以利用公民社群的力量來共同討論社區問題,甚至促成地方行動 。

瑞穗鄉本地新聞資訊網站

服務瑞穗鄉在地人和外地遊客的社區資訊網站,提供農產品供需訊息、活動資訊、交通事故或地震災情等突發事件、景點商家介紹以及政府公共政策解讀等服務。

開放式裁判書分析平台 (入圍提案)

民間司改會延續判決書內文公開資料計畫,希望將判決書分析詞庫與規則也開源,不同人也可協作裁判書分析演算法。

看企業做什麼〈好〉事

數位化揭露企業社會責任 (CSR) 資訊,結合資料庫與爬蟲程式,彙整企業 CSR、是否符合永續發展目標 (SDGs)、新聞與社群資訊。

主題二:用科技檢核工時,讓台灣勞工不再過勞「做功德」

勞基法修法爭議不斷,究竟該如何保障台灣勞工的權益?下列三個提案從勞動時數著手,協助勞工檢視自己的工時與班表是否超時過勞,希望以此改善台灣的勞動環境。

勞工守護神 (入圍提案)

協助台灣勞工記錄工時、計算加班費、蒐集勞檢證據,並一鍵產生檢舉文件的臉書聊天機器人。

勞工出勤紀錄 Tangle 網路

結合勞工雲端打卡、打卡佐證與 Tangle 技術,政府可減少稽核與防弊的人力與資源。

另有專案致力於打造一個對跨國數位工作者友善的環境。

數位遊牧民族指南

網站平台提供國內外數位遊牧民族在台灣的食衣住行指南,吸引更多數位遊牧民族來台灣。

主題三:整合環境資訊,保護台灣生態環境

環保意識雖然逐漸抬頭,但改變的力量仍然緩慢。這些提案將環境知識與科技結合,希望開發出環境資料庫、數位教學等工具,讓民眾更了解大自然之美,同時讓汙染現形,有效遏制破壞環境的行為。

野溪怎麼了? (入圍提案)

荒野保護協會透過實際踏查台灣各地溪流,將所累積資料公開上網,取得與公部門溝通的機會,避免天然野溪受不當工程破壞。

智慧型植物辨識圖鑑 app - 大安森林公園花卉篇 (入圍提案)

結合 AI、AR 與台灣本土植物資料集(dataset),以大安森林公園為出發點的植物辨識圖鑑 app。

入侵紅火蟻:原始 (Fire Ant: Primitive)

開發手機遊戲,整合現有開放資料與專業知識,對一般民眾做教育宣導。

海下實況到底是? - 珊瑚礁體檢資料庫 (入圍提案)

民間潛水員志工累積十年的國際珊瑚礁體檢數據以視覺化呈現,未來讓潛水員能輕鬆把觀察的資料輸入,完整台灣海洋現況圖像。

能源物資流向地圖

將台灣所有資源的來源與去向(包含進口的原物料)做成地圖分布。讓國人知道我們消耗了多少資源,又可能製造了多少的廢棄物。

「少點 Less, More」友善環境 app

重視生態環境族群的相關資源分散各地,從「使用者需求」為出發,建立「隨時隨地方便使用」的相關資訊整合平台。

全台汙水防治看這邊

汙水治理便民看板,讓汙水資料視覺儀表化,讓相關的利害關係人可以在閱讀同一份資料的基礎上進行良善的政策溝通,降低社會在汙水治理議題上的衝突 。

公民地圖 - 環境汙染自動追蹤報導頻道

用影片和新聞將汙染事件視覺化,並加入公眾參與功能,結合綠盟透明足跡、政府公開資訊與媒體新聞等。

主題四:用科技提供更完善的照護服務與社會福利

你曾因身體莫名的病痛而不知所措嗎?或是受挫於找不到適合的醫療資訊?這些提案整合及串聯資訊,提供民眾衛教資訊、協助洗腎者自我管理醫療紀錄,甚至也能幫你的寵物找到好醫生。

太平腎世 – 全方位慢性腎病資訊平台

完整串聯及分析全國洗腎中心資料,協助慢性洗腎病患自我管理洗腎紀錄。

症知道了 - 大家都看得懂的衛教網站

系統性整合及良好格式化過的可靠衛教資訊,可以讓民眾在就醫前後都能自行查詢自己的症狀,作出有利的應對決定。

動物醫院推薦系統

整合動物醫院的資訊平台,使用者可以進行評分與評論。

運用科技輔助,社會弱勢的生活也能得到改善。這些提案為底層民眾提供抒發情緒、獲得溫飽資源的服務,也幫助因資訊不透明而處於弱勢位置的房屋需求方,降低遇到惡房東的風險。

辛聲

提供辛苦人的語音服務,是網路有聲版的社會救助服務,特別是高齡化、少子化、毒品濫用等。

無家者小幫手Homeless (入圍提案)

人生百味以石頭湯計畫(分送剩食給街友)為基礎,整合社福團體、志工與街友之間的資源平台,增加資源分配的效率。

9425 — 就是惡屋(入圍提案)

台灣房屋地圖視覺化、評論公開透明化,揭露台灣房屋資訊,避免遇到地雷。

勸募全面數位化系統

現金收據管理、認證與客戶關係管理 (CRM) 系統,可以讓現金勸募做數位管理與收據開立 。

主題五:輔助學習、傳承文化,科技讓生活更得心應手

為了不讓台灣豐富的文化瑰寶被時間洪流淹沒,這兩件提案回溯並整理台灣歷史地名與台語詞庫。

臺灣時光機線上地圖

提供簡易的地圖介面,可以直接在地圖上檢視不同年代的地點資訊(機關/組織/商店/住戶)。

ChhoeTaigi:台語文數位詞庫、辭典補完計畫 (入圍提案)

整合與補足尚未數位化的台語字詞資料,開發辭典網站和手機app,並提供社群討論參與機制,解決學習或是資料應用等問題。

這些提案運用科技提升學習效率,並跨越偏鄉的地理限制,讓更多人交流與分享知識。

MyPhrase — 我的詞句庫

開發外文詞句學習的瀏覽器插件及手機 app,讓詞句記憶和重複學習的方式更有效率。

線上讀書會

集結讀書會影片與活動訊息的平台,強調在偏遠地區有其必要性。

Cougar Bot — 考古題交流平台

考古題的整合平台,可以討論、模擬考,還有機器人陪伴練習考古題。

草根創客教育啟航

創客(Maker)教材的研發計畫,完成後將在臉書或其他平台分享計畫。

下列提案則從日常生活中著手,致力於改善兒童遊戲場、完善登山資源,以及建立有志於改變生活的同好社群。

好玩不好玩?兒童遊戲行為觀察

本提案將針對現行戶外兒童遊戲場遊具與遊戲行為進行環境行為分析,並透過圖面分析協作平台,邀請關心兒童遊戲權的倡議者或空間設計者參與,共享觀察分析成果。

Hiking Plan Taiwan (Itinerary) — 登山計畫。台灣(行程部份)

快速連結現有登山資源的平台,讓登山者可以更容易掌握資源並與隊員協作。

Mini Habits: 迷你習慣社群

建立迷你習慣的線上社群平台,並搭配實體活動,讓想要改變生活的人可以集結在一起。

本次的入圍提案「功德打卡機」與「班表小幫手」後來合併為一案,故本文共列出 37 件提案、11 件入圍提案。

本文章授權條款為以下:
文章發佈 48 小時內,採創用 CC BY-NC-N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文章發佈 48 小時後,採創用 CC BY (姓名標示) 3.0 台灣。

Free

Distraction-free reading. No ads.

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

Tell your story. Find your audience.

Membership

Read member-only stories

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

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

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

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

--

--

Published in g0v.news

Connecting communities of/with civic tech 連結全球公民科技社群

Written by Claire/ 鄭婷宇

雖然這裡棄更一段時間,但這幾年我依舊持續探索開源世界。不過每次都想著要認真紀錄才能寫文,反而什麼都沒寫^^接下來會以遊記、日常隨筆為主

No responses yet

Write a response